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李白

關燈
李白

【公元734年,開元二十二年,李白繼續漫游,春日,他游於洛城,寫下《春夜洛城聞笛》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誰家飛出幽暗的玉笛聲隨著春風散入這洛城之中。“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在夜晚聽到《折楊柳》的曲聲,怎能讓人不思念故鄉呢?】

【游子思鄉是中國古代文學中亙古不變的話題之一,李白從二十歲出蜀地,從未回去過,他思不思念家鄉呢?答案是肯定的。】

那他為何不回去呢?

眾人有些看不懂了,他現在功業未成,有的是時間,現在為何不回去呢?

難道是想等到成就功業再回家去嗎?

那豈不是遙遙無期?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杜甫倒是理解李白的。

任誰都是想要衣錦還鄉的,而且現在這個時候李白還沒有放棄對未來的希望,如何能夠就這樣回去?

蜀地不似洛城,雖說還算繁華,卻也比不上中原江南地區,想要走向仕途,還是得幹謁於這些地方,回去不過白白蹉跎罷了。

再者,李十二白在外入了贅,回去似乎也會受到詬病呢?

大概這其中會有許多的原因吧。

【《折楊柳》是梁朝宮體詩人蕭綱做的曲子,多為傷春惜別之作,但是在此作之前,楊柳這個意象就已經作為離別之意,而且柳與留諧音,也是古人喜歡在離別之際用這個意象的其中一個原因。】

【折柳意象最早出現於《詩經·齊風·東方未明》“折柳樊圃,狂夫瞿瞿。”這兩句詩的解釋歷來有爭議,但是這裏的折柳還跟離別扯不上任何的關系。】

《詩經》中確實有許多的句子連他們這近世之人都無法理解,更何況是後世之人。

有許多人都開始自己理解這首詩。

“折柳樊圃”不就是折柳編織籬笆的意思嗎?而“狂夫瞿瞿”就是狂妄之人怒目瞪視。

所以加在一處何意呢?

這首詩,他們許多人都是讀過的,寫的是奴隸備受壓榨的痛苦,此處難道不是幹活被打罵之意嗎?

這還有什麽可爭議的?

只是折柳樊圃做什麽倒是沒說,何以如此著急?而為何又要被瞪視?

不過正是這樣將盡未盡之語讀起來才更有味道吧。

【最早記載送別之意是在《三輔黃圖·橋》中,寫到,“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而後用柳寓意留戀送別的詩句就多了。】

【比如咱們熟知的“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羌笛何須吹奏那充滿哀怨的《折楊柳》呢?玉門關外本就是春風吹不到的地方,哪裏有楊柳可折啊!】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高適也準備離開睢陽郡出去漫游了。

他覺得幕中女子說得對,多出去走走總能積累更多的經歷,到時寫詩時也能更流暢。

不過女子是真的很喜歡季淩這首詩啊,已經說第二次了。

這詩句確乃佳句也。

【再比如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春雨朦朧,一派清新之景,但是正因為這無限的春光才反襯得離別更讓人心傷。】

王維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寫過這首詩,那看起來應當是之後寫的了。

不過使安西,元二為何會去安西呢?

這世道,永遠沒人知道明日會發生什麽,當珍惜與好友相處的時光。

【還有比較有意思的,羅隱《柳》中“自家飛絮猶無定,爭解垂絲絆路人”,戴叔倫《堤上柳》中的“垂柳萬條絲,春來織別離。”】

【一個“絆”字,一個“織”字,將柳擬人化,而加深了離愁別緒,這只一個意象咱們就可以說到地老天荒。】

細數那些詩人的詩詞,似乎確實幾乎每個人都曾寫過柳。

他們平日裏折柳送別只是一種習俗,有時除了挽留之意,還希望行人能如柳一般漂泊何方都能堅強地枝繁葉茂。

如今到了詩人的詩句中,顯得更悲傷了。

【李白永遠在思念故鄉,卻一直沒有回去,這其中肯定不止一個原因,大家可以去探究一下。】

【這首詩的表達情真意切,與他的《靜夜思》一樣,讓許多旅人游子在羈旅時光產生共鳴。】

唐,元和年間。

韓愈自己也是如此,他屢遭貶謫,他鄉反成他的故鄉。

像他們這樣的人有幾個不思念家鄉的?

可既出來了,不做出點成就如何回鄉?

而且既走上這條路了,那自然是要獻身於此的。

【湖北和山東是李白出蜀後待過最多的地方,離開洛陽後,他又去了襄陽,在這裏他見了時任荊州長史兼襄州刺史、山南東道采訪使的韓朝宗,寫下《與韓荊州書》。】

【在這裏李白寫下“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這樣的句子,這句聽起來還是挺正常的,這馬屁拍得多好啊,但李白為什麽沒有成功呢?】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杜甫沒看過李白的這篇文章,看起來還是不錯的。

那些達官貴人們,誰不喜歡這樣的誇讚呢?

李十二白沒有成功,難道是因為後面寫了什麽令韓荊州不喜歡的話?

他知道,李白其實跟自己是一樣的,雖然李白願意去奉承他人,願意說好話,但其實是一個很傲氣的人。

所以才會惹人不喜吧。

果不其然,女子接下來的話就驗證了他的猜測。

【有時候,豪氣既是李白的優點也是他的不足之處。】

【他誇了人家幾句之後就開始自誇,“必若接之以高宴,縱之以清談,”您要是能用盛宴來接待我,任我清談闊論,“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然後您再用日寫萬言測試我,我將手不停揮,很快就交上答卷。】

【想挺美,還“接之以高宴”。】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其實曹植覺得李白的要求並沒有什麽問題。

他這樣的大才,難道不值得以高宴待之嗎?

說到底還是所求非人。

若真是能理解李白,能看清李白才能的人,不僅不會因此拒絕,反而會與之相談甚歡。

李白若能到他身邊來就好了。

【這還不算什麽,李白接下來的話更是囂張,先是說韓荊州如今是個選拔人才的權威人物,經過他品評的人都會被稱之為佳士。然後他說而您“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雲耶?”您怎麽就舍不得用區區一尺之地接待我,使我揚眉吐氣、激昂青雲呢?】

【這話說的,沒點社交牛逼癥真說不出來。】

【其實我個人還是很欣賞李白這求職信的,一看就氣勢十足,而且大大方方的,傲點就傲點吧,只要你的能力配得上你的囂張,咱們公司就需要你這樣的人才!】

曹操雖依舊對女子的有些話一知半解,但也忍不住頷首。

他便不是很在意那些虛禮,只要不威脅到自己的地位,說什麽做什麽,越是傲氣他越是欣賞。

文人嘛,有點傲骨,委實正常。

有才能才是最重要的。

若是李白生於鄴下,他定能給李白以重用。

【而後李白又舉王允做豫州刺史時征召荀爽和孔融,還有山濤做冀州刺史大量選拔人才來與韓朝宗這個襄州刺史舉薦人才相比,比完他還要總結,說,“我”看到他們感激,都能激勵我,因為知道您是個對賢才推心置腹的人。】

【“所以不歸他人,而願委身國士。”這話聽起來就像是說我來投奔你是你的榮幸,別人我還看不上呢,最後才說“儻急難有用,敢效微軀。”就這態度,簡直是主動給求職加了點難度。】

西晉景元年間。

嵇康因為呂安之妻被其兄長玷汙之事如今下了大獄,山濤焦急不已。

他本來還想讓嵇康出去做官,現在好了能保住小命就不錯了。

偏偏嵇康又素來與鐘會不睦,鐘會從中作梗,他還真不好幫忙。

這時候聽巨幕提起自己,山濤心中有了個主意。

像李白這樣的人才誰不想要?

嵇康與他又差得了多少,就算是差了,自己幫忙說說也就不差了。

先把命保下來再說。

【但先且不論李白的家庭背景等原因,就是這封求職信就讓古代那些清高的文人不喜,我剛才說過的,其實古人大多還是喜歡含蓄,你誇人可以直接一點,自誇就可以稍微收斂一下。】

【不過呢,我認為李白也並不是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也不是不知道怎麽樣才能真正地進入官場,他也不是不會收斂他的豪氣,但是他沒有這麽做,我覺得他可能是在等一個真正能夠理解他的人,就像主動找上河邊閑情釣魚姜子牙的周文王,又像是包容馮諼任性的孟嘗君。】

【當然了,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完全不負責任,總而言之,李白求職再次失敗了。】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白算是看明白了。

想要碰到這樣的賞識自己的人並不是那麽簡單的。

仔細一想,當世真正懂自己的人,唯賀監耳,只可惜……

也不是。

杜二甫當也是懂他的。

【人生總是起起落落落落的,這點挫折並沒有徹底地打倒李白,在求職信石沈大海之後,他又游歷江夏、太原等地。】

【公元735年,開元二十三年,在太原,李白寫下了屬於自己的秋思之作《太原早秋》,這時候他已經三十五歲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